(記者 王文 通訊員 于升濤 張國梁)國際樞紐海港的運轉情況,是觀察外貿韌性的最佳窗口。連云港引航站8月的工作成績單證明,當外部世界不確定性加劇,中國經濟的航船依然穩健前行。8月份,連云港引航站引航船舶861艘次,繼7月創造802艘次紀錄后,再次刷新單月引航生產紀錄。與此同時,還實現單月安全引領40萬噸級超大型散貨船10艘次、徐圩港區引航量157艘次、贛榆港區船舶出港吃水深度14米,分別打破各自領域的引航生產紀錄。
8月,持續高溫悶熱天氣下,船舶甲板溫度時常飆升至50℃以上,引航員在毫無遮擋的駕駛臺外側指揮作業,承受著體力的極限消耗和高溫的嚴峻“烤”驗。更為棘手的是,夏季強對流天氣頻發,時常打亂既定的航行計劃,對船舶引航安全構成極大威脅。為此,連云港引航站加強與海事、氣象部門的精準聯動,精細化研判每一個可作業的“天氣窗口”。無論是凌晨還是深夜,只要條件允許,引航員們便即刻出發,確保惡劣天氣下引航服務“不斷線”、安全標準“不降低”。
四破紀錄的硬核底氣,來自精準的服務和成熟的技術保障。翻開8月份引航值班日志,“遠穗海”“遠見海”“遠識海”“明志”“大連礦石”輪赫然在列。這5艘“巨無霸”最大吃水達23.05米,并實現了夜航。面對航槽窄、潮窗短、橫流急“三大難關”,連云港引航站充分發揮智慧引航技術優勢,提前派遣高級引航員帶領團隊開展數次模擬推演,在引航中實施“分段控速+拖輪伴航”組合戰術,厘米級靠泊、零誤差靠岸,有力保障了國家供應鏈暢通以及港口生產上量。
良好的營商環境,則是連云港引航站軟實力的體現。廣大引航員主動提高站位,將自身工作融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大局,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針對徐圩港區大型油輪、液化氣船等密集到港的情況——此類船舶船期價值高昂,每多等待一天,企業便需承擔巨額滯期費,連云港引航站及時開辟“綠色通道”,對重點物資、應急保障船舶實行“優先引航、重點保障”,通過優化引航流程、壓縮各環節銜接時間,顯著提升船舶周轉效率。
此外,8月黃海開漁,海上交通流密度急劇增大,漁船動態多變。面對復雜的通航環境,引航員們充分利用雷達、AIS等導航設備,通過VHF高頻與過往船舶保持有效溝通,同時加強與漁政、海事部門的協調聯動,共同維護水上交通秩序。
“8月,多名引航員外出參加學習培訓,站里克服人手緊張等不利因素,圓滿保障港航安全和生產,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安全、優質、高效的服務理念。”連云港引航站副站長李庚介紹,接下來,廣大引航員將不斷提升引航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為我市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周金林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