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濟群 湯林峰 劉保來 王雨)為搭建青年大學生與家鄉交流溝通的橋梁,贛榆區委人才辦、團區委聯合開展“青春留‘贛’‘榆’你同行”2025年暑期贛榆籍青年大學生看家鄉系列活動。活動共三期,分別為紅色追思、工業追夢、人文追憶主題。百余名贛榆籍青年大學生踏上了一場特殊的“回家”之旅,在追尋革命足跡中感悟初心使命、在創新成果中感受發展活力、在家鄉人文典故中汲取奮進力量,在這個暑假留下了深刻而珍貴的記憶。
一場跨越時空對話
啟程再踏紅色沃土
首期活動以“紅色追思”為主題,帶領同學們依次走進城頭鎮董力生故居、班莊鎮抗日山烈士陵園、黑林鎮劉少奇紀念室三大紅色教育基地,在實景中觸摸歷史溫度、感受信仰力量。抗日山烈士陵園的松柏蒼翠挺拔,紀念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作為中國唯一以“抗日”命名的山體,這里的每一座紀念碑、每一方烈士冢都承載著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同學們在紀念堂內仔細觀看史料陳列,在烈士名錄前默默致敬,深刻體會到“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背后沉甸甸的歷史分量。
“第一次如此系統地走進家鄉的紅色遺址,原來贛榆大地上藏著這么多震撼人心的故事。”來自清華大學的張瑞敏同學在參觀后深有感觸。活動中,同學們時而認真聆聽講解,時而駐足記錄,時而低聲交流感悟,紅色基因在行走與思考中悄然傳承。
一次創新追尋之旅
見證家鄉發展速度
在高新區天眼醫藥科技公司的企業展廳內,智能化的研發設備、清晰的產業鏈圖譜吸引著學子們的目光。通過企業系統全面的講解,同學們了解了企業從核心技術研發到產品落地的全流程。講解員拿起展示架上的樣品介紹:“這是我們生產的有色隱形眼鏡,不僅透氧性好,還能自然提亮瞳色,很受年輕群體歡迎。”大家紛紛湊近觀看。
“以前總覺得家鄉的工業停留在傳統印象里,今天一路走下來,才發現現代化、科技化的企業已經遍地開花。”中國人民大學的閆馳同學在交流中說。活動中,同學們時而俯身觀察生產細節,時而與企業負責人交流技術創新,時而在筆記本上寫下感悟,對家鄉產業發展的自豪感在心中升騰。
一期模范力量對話
積蓄返鄉奮斗動能
第三期分別走進贛榆區規劃館、贛榆名人館、全國道德模范紀念館。來到全國道德模范紀念館,展館以“全國道德模范”方敬的生平事跡為核心展陳,通過實物、圖文與影像,生動還原了他30余年捐資助學、培育人才的無私歷程。從泛黃的助學筆記到沉甸甸的捐贈證書,每一件展品都訴說著平凡人身上的偉大精神,不僅為學子們帶來深刻的精神洗禮,更讓大家對責任的重量、擔當的意義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方敬老師的事跡讓我十分感動,畢業后我也要投身家鄉教育事業,努力發出自己的光。”來自江蘇師范大學的康悅同學激動地說。
從紅色歷史的感悟傳承到工業一線的實地探訪,再到道德模范的精神洗禮,贛榆籍大學生們在看家鄉的旅程中不斷刷新對故鄉的認知。不僅近距離地感受到了家鄉的活力與魅力,更深深埋下一顆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的種子。下一步,贛榆區將繼續搭建青年人才交流平臺,為高質量發展匯聚磅礴人才動能,實現青年與家鄉的“攜手共進”。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