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戰旗永揚 薪火不息——“青口十八勇士”精神力量的跨時空傳承


□朱萍  李曉敏跨越八十余載,當1941年3月的隆隆戰火和硝煙遠去,火叉巷,這條位于贛榆區青口鎮的小巷,卻因“青口十八勇士”的英勇事跡,向我們默默傳遞著永不磨滅的韌性與信仰。

來到青口十八勇士紀念館,我們透過玻璃展柜,能看到一面簽滿名字的紅色戰旗與勇士孟兆閣使用過的小黑板陳列其間,相依相伴。戰旗上密密麻麻的簽名,是新時代官兵的錚錚誓言,小黑板泛白的紋路,是穿越烽火的英雄印記。

一面旗

軍營與故里的精神聯結

今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大閱兵將隆重揭幕。據央視報道,2015年在“九三勝利日大閱兵”中駕駛首輛坦克駛過天安門廣場的“坦克兵王”丁輝,今年將再次踏上這一榮耀征程。

鮮為人知的是,8年前的2017年3月26日,在青口十八勇士紀念館開館儀式上,丁輝與連隊指導員馬海濤一同作為38集團軍“青口十八勇士連”連隊代表,親手將一面簽滿官兵名字的“青口十八勇士連”榮譽戰旗贈予紀念館。

讓我們把時光倒回1941年那個血色黎明。在青口戰役最慘烈的火叉巷,十八名年輕戰士為掩護大部隊轉移,用血肉之軀筑起最后防線。“青口十八勇士”的壯舉,是連云港抗戰史上的璀璨豐碑。戰后,八路軍山東軍區將十八位勇士所在的教導二旅六團一連命名為“青口十八勇士連”,并授予了榮譽戰旗。后來部隊歷經整編換防,從齊魯大地移防燕趙平原,但戰旗上的英雄精神始終在代代官兵血脈中奔涌。

山水流轉,戰旗飄揚。2000年和2001年,贛榆黨史工作人員葛華,為了搜集史料,兩次前往保定聯系連隊,一封封書信在蘇北與河北之間穿梭,字里行間全是對英雄的敬畏,雙方結下深厚的情誼。

2015年的“九三勝利日大閱兵”上,一面鮮艷的“青口十八勇士”榮譽戰旗,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受閱部隊將士高高擎起,昂首闊步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人民的莊嚴檢閱,塵封的歷史“活”了過來。為了讓英雄故事被更多人記住,2016年初,青口十八勇士紀念館修建工作啟動,布展史料搜集成了頭等大事,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前往相隔700多公里的“青口十八勇士連”。

當年3月,青口鎮派了3名代表前往保定。“剛到部隊門口,就看到戰士們列隊迎接,連長握著大家的手說‘英雄故里的人來了’?!备鹑A雖未參與此次尋訪過程,他從參與尋訪的人員口中聽聞了這一細節,并向我們轉述。

臨走前,部隊指戰員們連夜做了一件事:全連多名官兵,在一面新制的戰旗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他們不能親自去青口,但要讓名字陪著英雄“回家”。旗面上,有老戰士剛勁如松的筆鋒,有年輕官兵青澀的筆畫,每一個名字都似一團熾熱的火種。

如今,這面戰旗,每天都有參觀者在展柜前駐足,它不再是一塊普通的織物,而是軍營與故里的精神約定,見證著英雄精神在兩代軍人之間的傳遞。

一座館

凝固在磚石上的民族記憶

早上六點半,大二學生孟慶國準時從家里出發,坐一個小時公交到贛榆區,再轉一趟車到青口十八勇士紀念館,八點半前準時上崗?!拔以卩嵵萆洗髮W,今年暑假,我在紀念館做志愿者,每天下午六點結束工作?!贝┲t馬甲,孟慶國每天負責引導參觀者,還為大家義務講解英雄事跡。

“從小就聽奶奶感慨八路軍的不易,爸爸也常帶我們去抗日山,不知不覺中,‘青口十八勇士’的故事就刻在了心里。”孟慶國說,這是他第一次在本地參加志愿活動,能為傳承英雄精神出一份力,他感到無比自豪。在正式上崗前,館里組織了兩次培訓,從青口戰役的歷史背景,到十八勇士的生平,再到戰旗的故事,讓他對十八勇士的事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孟慶國向我們展示了紀念館的留言簿,上面寫滿了參觀者的心聲:9歲的牟家緯用拼音歪歪扭扭地寫下:“為什么我們能贏,因為我們有英勇的意志?!敝赡鄣墓P觸下,是孩童對英雄精神最純真的理解。

13歲的陳奕諾寫下:“泱泱中華,萬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孩童們的文字里,透著與年齡不符的莊重,展現出對民族未來的堅定信念,這些發自肺腑的文字,構成了孩童與英雄之間最動人的對話。

青口十八勇士紀念館館長徐志向我們介紹:“目前紀念館重新布展的方案確定,工作人員正在精心打磨布展大綱的細節。”今年7月7日,在青口十八勇士紀念館,黨員代表、學生代表、退役軍人以及社會各界代表齊聚一堂,以主題演講、沉痛哀思革命先烈的形式重溫了“七七事變”的烽火和青口戰役的硝煙。

一抔土

從家族到山河的信仰傳承

“我想知道你的名字,我想找到你的家人。”2019年4月3日,連云港發布推出一條特殊的“尋人啟事”,標志著“為‘青口十八勇士’尋親”大型新聞行動正式啟動。這次尋親,先后吸引了11個省份近百個革命老區和廣大熱心群眾的積極參與,征集了相關信息百余條,更讓山東平邑縣毛家莊的孫曉家族,與84年前犧牲的英雄親人實現了“跨時空重逢”。

當時,本報與市委黨史工辦、贛榆區委宣傳部等單位共同發起“為‘青口十八勇士’尋親”新聞行動,經過尋訪組查閱、比對相關資料,對親屬家訪,一段塵封許久的家族往事終于被完整揭開:犧牲了84年的孫洪太,竟然就是全軍赫赫有名的“青口十八勇士”之一。

“以前只知道大伯是‘抗戰犧牲的兵’,從沒想過他會是‘青口十八勇士’之一?!睂O洪太的親侄子孫曉至今清晰記得工作人員上門時的情景,那個意外的消息讓全家積壓多年的牽掛有了落點,也讓一位只存在于長輩口述中的親人,有了沉甸甸的英雄身份。

同年,孫曉便帶著家人奔赴青口,第一次在抗日山看到了孫洪太的名字。離開前,孫家人遵循家族傳統,在孫洪太犧牲的地方捧起一抔黃土,用紅布層層包裹,帶回平邑縣。這抔浸染過英雄鮮血的泥土,是英烈與故里的聯結,是家族與歷史的紐帶。

紅色家風也是孫家最珍貴的“傳家寶”。孫曉的侄子孫寶健,在家族潛移默化的紅色家風中,埋下了“為國擔當”的種子,大二時便主動報名參軍。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孫曉更深刻地理解這場尋親的重量:“烈士的榮光是責任,我們守的是榮譽,更是民族記憶?!睂O家現有兩名退役軍人,村里每年給孫家送光榮牌、慰問信,他都會帶著孩子們一起迎接,大家還約定:每年都要一起回趟青口,到十八勇士紀念館看看,到火叉巷走走,“讓孩子們知道,英雄精神不能斷”。

當年7月25日,清華大學學生暑期實踐“紅色之旅”支隊從網絡上了解到尋親行動后,也專程趕到連云港調研,并將調研成果整合為暑期實踐項目。

從軍營里的戰旗,到青春里的志愿紅,再到家族中的黃土,“青口十八勇士”的精神,從未因時間流逝而褪色。它藏在戰旗的簽名里,藏在故里的黃土中,更藏在每一個向上成長的青年心里,這場跨越時空的接力,讓英雄從未遠去,讓精神永遠閃耀。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明县| 望江县| 老河口市| 武鸣县| 汪清县| 海林市| 丽水市| 五峰| 泸水县| 高州市| 兴安盟| 丁青县| 延庆县| 梅州市| 和田县| 宁化县| 秭归县| 芦山县| 延长县| 高雄市| 阳高县| 天镇县| 耿马| 富顺县| 铜川市| 平果县| 洛阳市| 周口市| 长兴县| 永嘉县| 锡林浩特市| 山东省| 馆陶县| 措勤县| 瑞金市| 凤山县| 宁安市| 柳州市| 武山县| 文成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