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江 通訊員 劉知博 李加平)近期,總投資86.6億元的連云港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全力做好自然要素保障,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跟著項目走”,主動對接、高效服務,全方位、全過程為項目建設貼心服務、保駕護航。
選址于后云臺山的連云港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項目總投資約86.6億元。“項目在建期間,就可以拉動地方GDP超百億元,提供各類就業崗位約5000個,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地方稅收約1.5億元。”江蘇國信連云港抽水蓄能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龍飛介紹,抽水蓄能電站就像一個“充電寶”,利用田灣核電站低谷電能,將水從下水庫抽到上水庫,用電高峰時再釋放上水庫水流進行水力發電,從而實現電網的削峰填谷,對優化全省電網電源結構、促進新能源消納、田灣核電站穩定運行和安全保障都具有重要作用。
面對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涉及用地征收調查、權屬糾紛協調等復雜問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連云分局組建專項工作小組,深入地形復雜、林木茂密的項目現場,日均徒步勘測超過10公里,僅用20天時間就完成了抽水蓄能電站項目3000余畝山體林地相關調查分析工作,成功調處權屬爭議,精確鎖定了用地邊界和權屬信息。
?“針對傳統測繪效率低下、數據整合緩慢的難題,我們創新性地采用了‘奧維地圖+徒步踏勘’的‘天地結合’工作模式。”該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利用衛星影像預判地形、人工實地標記界樁、軌跡測算數據,高效完成了項目用地的外業調查。在土地征收環節,創新實施了“日調度+清單銷號”機制,確保了土地征收工作的迅速完成以及征收程序的合法合規。
為了實現“交地即發證”的目標,連云分局推出“項目管家”全周期服務,指派聯絡專員,主動與企業對接需求。通過提前介入權籍調查環節,工作人員與測繪單位合作,攜帶測繪設備及資料上門服務,現場完成權屬確認、數據核驗及材料初審,將原本串聯的流程優化為并聯推進,顯著縮短了權屬審核時間。
今年以來,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深入實施重大項目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四全”工作機制,橫向聯系相關部門,保障建設項目落地有據、推進有序,及時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政策問題,系統推進部門聯審工作,確保將上級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嚴格審查標準,全面提高工作質效,全面保障項目落地。針對重大項目,堅持“綠色通道”制度,為項目足額高效配置用地,積極主動上門服務,對建設項目用地難題及時會商會辦,確保項目“應保快保”,大力支持盤活存量用地、保障項目用地,保障省級以上開發園區常態儲備500畝以上產業用地,讓土地等項目,不讓項目等土地。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