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晨晨 張南寧 翁曉勇)5月22日,江蘇華電贛榆LNG接收站項目現場,機械的轟鳴聲如激昂的戰歌,首座22萬立方米儲罐承臺第一方混凝土澆筑儀式正式啟動,標志著這一重大項目全面駛入“快車道”,儲罐主體施工的大幕正式拉開。
施工現場,巨大的工程機械林立,仿佛鋼鐵巨獸般蓄勢待發。3臺大型混凝土臂架泵車宛如鋼鐵巨人,伸展著長長的臂架,穩穩地圍繞在儲罐施工區域。
隨著一聲令下,3臺泵車同步啟動,混凝土從管道中噴涌而出,對項目2號儲罐承臺進行第一方混凝土澆筑。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他們手持振搗棒,緊隨混凝土澆筑的軌跡,小心翼翼地操作著,確保每一寸混凝土都能被充分振搗,達到最佳的密實度。每一方混凝土的注入,都凝結著他們的辛勤汗水,也承載著他們對打造“精品工程”的執著追求。
“目前正在進行的是2號儲罐承臺中心區域1500立方米混凝土的澆筑作業。整個承臺澆筑總量達9400立方米,采用分區域施工方案,共劃分為5個作業區,計劃于7月30日前完成全部承臺澆筑任務。”該項目接收站標段中核五項目經理胡克梧介紹,“承臺澆筑作為項目關鍵節點工程,其順利完成將為后續罐體施工和升頂作業奠定重要基礎。”
據悉,該項目規劃建設3座22萬立方米全容式預應力混凝土儲罐,總儲存容量達66萬立方米液態天然氣,經氣化后可形成4億立方米氣態天然氣供應能力,相當于全省居民一個月的用氣需求。從全市角度來看,該項目投產后將顯著提升長三角地區能源供應和應急調峰能力,對優化能源結構、改善區域空氣質量、防治大氣污染等發揮重要作用。
當前,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構,國內“雙碳”目標深入推進。連云港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端起點,依托深水良港優勢,正從傳統的“大宗商品中轉港”向“多能互補綜合能源樞紐”轉型。該項目的落地,將推動連云港港從“物流港”向“貿易港”“能源港”躍升,形成與徐圩石化基地、田灣核電站等項目的協同效應,構建“油、氣、核、綠”多元能源體系,這種多元互補的能源格局,既增強了區域能源供應的韌性和穩定性,也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了強勁的能源動力。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