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金秋九月,沃野千里稻花香,又到一年豐收時。當萬千農民翹盼五谷豐登之際,一大批新農人也滿懷著成就與喜悅。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鄉村振興,關鍵在人。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懂農業、愛農村的新農人。他們開得了新機器、玩得了新技術,帶動農民增收、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中堅力量;他們帶來新思維、新模式、新動能,點燃了鄉村振興的“思想火花”……越來越多的新農人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照亮了奔赴美好未來的道路,繪就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即日起,本報推出“新農人的‘美’日子”系列報道,走近這群新時代的新農人,分享他們擁抱新科技、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助力和美鄉村建設的故事,與他們一起逐夢前行。
(□ 楊濟澤 袁春梅 張奧)秋分時節,稻穗日漸飽滿,風拂過稻田,沉甸甸的稻穗隨之起舞。“今年畝產估計能有1800斤,小孫總,你可真是我們種地人的福星。”田埂上,種糧大戶劉樹華滿懷喜悅地展望著豐收的前景。
小孫總,大名孫威威,出生于1991年,在種地農民眼中,他真的很年輕。但是,他的理念、他為農民們提供的服務,著實解決了很多農民的難題。
就在今年夏收的時候,同一處田埂上,劉樹華拉著孫威威的手,道不盡的感激,也是在這個時候,孫威威再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從事農業的意義,這也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狀態。
今年3月,劉樹華打來電話,接連幾場大雪導致小麥受到嚴重凍害,恐難補救,預計畝產不會超過800斤。看著劉樹華發來的圖片,本該茂密的麥田一片稀疏,孫威威感覺很揪心。第二天,孫威威就帶著技術團隊趕到了現場,根據當時的苗情給出了一整套技術補救方案。
經過持續3個月的跟蹤管理和服務,劉樹華的麥田迎來了籽粒飽滿的豐收,最終平均畝產1100斤。
豐收的喜悅,讓孫威威更加堅定了自己幫助農民種好田的初心,決心將構造農業全產業鏈、打造農業服務體系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2014年,從天津師范大學畢業后,孫威威在天津很順利地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時間長了,孫威威的內心深處萌生出一個念頭:不能滿足于這份安穩的工作,要干出一番事業。
“國家這些年一直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你們年輕人大有可為!”在一位前輩的點撥下,孫威威將自己創業的目標鎖定了田間地頭。
2019年,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運用剛剛開始,孫威威由此入手,開始了他與農民、莊稼的“情緣”。
“剛開始下地,我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跟農民們怎么聊,他們都覺得我不懂莊稼。”干一行就得懂一行。孫威威一邊虛心向農民求教一邊自學,并考取了高級農藝師資格證,對麥子、水稻等農作物的種植管護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長時間的相處之后,孫威威跟農民有了更多的情感共鳴,也更深入地了解到當下農業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臺無人機能頂五六十個人工,無人機的推廣應用,讓生產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光靠無人機,并不能解決農民種地遇到的所有問題。”一天天的接觸,孫威威對農業領域的了解越來越深,思考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今后誰來種地?規模化種植是趨勢,當種植達到一定規模后,如何向管理要效益?
帶著這些思考,2021年,孫威威創辦了江蘇連萬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孫威威說,這是“連萬村”名稱的由來,也是“連萬村”的愿景和使命,他的目標是成為中國農村服務村級體系的建設者和倡導者,致力于在全國建設10000家以上的農機服務站、1000家以上的鄉鎮農服中心、100家以上的縣級運營中心,構建縣—鎮—村三級網絡體系,實現產前—產中—產后的一體化服務,幫助種植戶降本增效、提質增產。
這幾年,孫威威和他的“連萬村”服務團隊,始終與種植戶們一起,在共走振興路上不斷摸索、不斷前進。
目前,他們已在江蘇及周邊發展建立了1000多個村級服務站,服務農戶近7600人,服務土地150萬余畝,其中托管服務面積超過8300畝,幫助種植戶減少農藥肥料投入15%以上,助力農戶實現每畝節本增收200元。
去年,“連萬村”團隊的服務范圍開始向省外延伸,輻射到新疆、陜西等地,服務內容也從傳統的糧食作物,拓展到瓜果等經濟類作物。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作為一名新農人,孫威威知道,很多人想在農村有所作為卻無從下手,于是他又創立了“連萬村新農人學院”,免費培訓無人機操作技能、田間管理技能,提供無人機就業崗位和農田作業訂單。
如今,公司的服務模式被評為江蘇省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江蘇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孫威威也收獲了沉甸甸的榮譽:去年11月,他被共青團中央、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稱號。今年9月,獲評全國鄉村農業社會化服務帶頭人。
站在即將豐收的田間地頭,孫威威感嘆,在這片土地上,農業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在農村這片天地,孫威威找到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生活,也在一次次農業服務中,感受到了廣大鄉村的和美氛圍。
新的生產力催生了新農人,而他們正在深刻地改變著產業的運作方式。
這是農人的秋天,也是農業和廣大新農人的春天。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