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今年4月,商務部辦公廳和國家郵政局辦公室聯合下發了《關于深入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工作的通知》,指出要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1號)要求,充分發揮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在保供應、促消費、惠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近期以來,隨著各大網購平臺開啟“雙十一”活動,市民的網上購物熱情進一步高漲,然而,逐漸增加的快件投送量,也在考驗著快遞配送力量。目前,作為快遞員攬派件的主要交通工具,快遞三輪車的通行問題備受關注。
電動三輪車是快遞業標配
隨著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動三輪車是快遞人員攬派包裹快件的主要交通工具。記者走訪發現,我市幾乎所有的快遞從業人員都對電動三輪車“情有獨鐘”,而且車輛數量的多少,也成為衡量該快遞點業務情況的重要因素。
采訪中,不少快遞點的工作人員表示,與其他交通工具相比,使用電動三輪車攬投快件具有著明顯優勢:一是通行范圍廣,無論是背街小巷,還是犄角旮旯,行駛起來靈活自如;二是運量大、更高效,它比電動二輪車的運量更大,又比汽車停車方便,派件效率更高;三是使用成本低,電動三輪車比汽車價錢低,后期還沒有車輛的保險、保養等其他費用。
“一個快遞點業務情況如何,看看它擁有的電動車數量,便能大致估算出。”從事快遞行業近10年的蘇先生表示,目前我市快遞企業40多家,加起來的快遞三輪車也有3000多輛。“這些快遞企業的運行方式多為中型箱式貨車從分揀點將快件運到快遞點后,由快遞員將自己負責區域內的快件轉移到各自的電動車上,車子數量多也從側面證明該快遞點的業務情況。”蘇先生說道。
“想要從事快遞業務,必須要有交通工具———電動三輪車。某種意義上說,電動三輪車已成為進入快遞行業的必備工具。”快遞派送員小張說,如果使用電動三輪車,平均下來,每個快遞員每天要派送100至200件。而如果換成二輪電動車,不僅拉貨少,而且需要往返快遞營業網點拿取快件,大量的時間都將浪費在路上。不僅如此,兩輪電動車根本無法完成大件攬投。
“通行難”制約快遞“最后一公里”
從2018年7月開始,我市開展了集中整治非標三四輪車的活動,海連路(通灌路至郁洲路)、朝陽路(通灌路至學院路)、蒼梧路、瀛洲路(龍河廣場至郁海廣場),通灌路(解放路至朝陽路)、郁洲路(海連路至朝陽路)、綠園路(瀛洲路至學院路)、科苑路(蒼梧路至朝陽路)、花果山大道(蒼梧路至鐵路立交橋)、巨龍路(文昌路至海寧路)、振華路(科苑路至學院路)、一麟路(振華路至凌洲路)、凌洲路(科苑路至花果山大道)、圣湖路(花果山大道至花果山景區檢票口)、中山西路(平山路至海棠路)、中華路(海棠路至云和路)等被納入非標三四輪車的重點整治路段,按照規定,快遞三輪車均不可跨入這些重點整治路段。
非標三四輪車集中整治以來,上述路段的交通環境煥然一新,但是,簡單地將快遞電動三輪車停下來,也給快遞行業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對于快遞行業的變化,熱愛網購的董女士深有體會。“自從非標電動三輪車被限制通行后,很多快件都出現派送慢的情況,有時候上午發現快遞信息顯示快遞員正在派送,可實際上要到晚上才被送到小區,而且還是直接放到豐巢快遞柜中。”董女士告訴記者,受電動三輪車禁行影響,她的快件普遍出現“晚點”的情況。
對于市民反映的投遞速度慢的情況,快遞員劉強也是有苦難言。“市區很多路段都是不準快遞三輪車通行的,我們的運力受到很大影響,一些小件還可以通過電動二輪車來派送,可是一些大點的箱子,我們派送起來很麻煩,有時候只能把快遞裝進麻袋,多跑幾趟,但是這樣也會導致快遞包裝變形,引起顧客投訴。”劉強表示,一些路段禁止快遞三輪車通行,制約了他們的派送效率,甚至因為缺少防護,車上的快件出現被偷的情況。
快遞電動車
可在禁區行駛了
最近,記者發現街頭上行駛的快遞三輪車又有了一些新變化:擋風玻璃上張貼了禁區通行證、車尾掛上了機動車號牌,市區的重點整治路段,也出現了快遞電動車的身影。
昨日,記者在海州區郁洲南路的一家申通快遞點看到,門前的停車位上停著近10輛快遞三輪車,車輛的前擋風玻璃上張貼著“三輪摩托車通行證”,車位的車牌處也裝上了機動車車牌。“我們網點的多數電動車已經完成了上牌工作,繳納了機動車強制保險,并且申請了禁區通行證,這些車輛按照機動車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快遞員也要具備D照的駕駛資格,戴上頭盔才能開車上道行駛。”該快遞點的負責人蘇先生表示,快遞三輪車被納入機動車進行管理后,快遞員攬收投遞更加便捷,而且車輛上道行駛安全更有保障。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我市多數的快遞網點都已經在辦理快遞三輪車上牌工作。在海連路的順豐速運門前,停著的幾輛快遞三輪車多數已經完成上牌。“現在需要走機動車道,不按照規定行駛,會被罰款扣分的。”店內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從2個多月前他們已經開始要求員工考駕駛證,并給車輛上牌,申請禁區通行證。
“上午7時到8時半,下午5時半到7時,這2個早晚高峰期是不允許行駛的,其他時間根據路面實際要求行駛。”快遞員孫力表示,快遞電動車納入機動車管理后,釋放出了他們的工作熱情,也為他們備戰“雙十一”提供了運力保證。
快遞電動三輪車納入機動車管理
近年來,為盡可能地縮短送貨時間、多送貨,快遞小哥超速、逆行、闖紅燈、隨意停車等現象屢見不鮮,這些問題的出現,也迫使郵政管理部門和交警部門探索更有效的快遞電動三輪車管理辦法。
記者了解到,從今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連云港市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中對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有相關規定。其中要求郵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建立健全快遞運輸保障機制,依法保障快遞服務車輛通行和臨時停靠的權利,不得禁止快遞服務車輛依法通行。郵政管理部門會同公安等部門,依法規范快遞服務車輛的管理和使用,對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的行駛時速、裝載質量等作出規定,并對快遞服務車輛加強統一編號和標識管理。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對其從業人員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培訓。
快遞電動車上牌后如何管理?記者從市交警支隊了解到,給快遞三輪車上牌,將其納入機動車進行管理,也是為了解決快遞車輛市區通行難題,并將發放1000張快遞車輛禁區通行證。“將符合標準的快遞三、四輪車納入機動車管理,統一辦理機動車牌照,購買保險,駕駛人員須考取D照。對經過備案的快遞車輛發放禁區通行證,允許快遞車輛進入限行區域開展收派作業。”交警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為快遞車輛通行相關工作開辟綠色通道,為快遞車輛登記上牌、駕駛證申領提供集中預約、集中上牌、集中體檢、集中考試等便利。(策劃 吉安賢 采寫 張明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