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邵沛源 鄧琳 吳堯)盛夏時節,荷綠蓮芳。日前,筆者來到板浦鎮田園綜合體“荷塘盛宴”,這里淺水藕和小龍蝦混養,千畝荷花在風中搖曳,不時有白鷺飛舞,儼然一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鄉村畫卷。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仗,也是創文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海州區積極開展村容村貌專項整治行動、環衛設施提升行動、農村垃圾分類和治理行動,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初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村人居環境新貌展現。
在板浦鎮東北村,一場村莊環境整治工作正在全面展開,村內及村周邊垃圾堆、草堆、土堆等都被集中清理清運,多年淤堵的河塘也得到開挖清理。
“我們村通過人畜分離、村莊道路硬化、村莊美化等工程的實施建設,現在干凈多了,村民住得也舒服,門前也寬敞了。”東北村黨總支書記鄭忠波告訴筆者。
“過去道路兩邊都堆滿垃圾,還有散養雞鴨的糞便到處都是,現在變得干凈多了。”村民丁前法在談起村莊環境整治帶來的變化時連連稱贊。
除了村內環境整治,板浦鎮在前期規模以下養殖全部取締的前提下,深入推進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取締關停了永平奶牛場,6家養殖戶、800余頭奶牛已清理。
“我們將繼續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積極推動‘1+3’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鎮區路網改造以及背街小巷提檔升級等基礎工作,加快打造鄉村振興的樣板。”板浦鎮黨委副書記徐寧告訴筆者。
在新壩鎮沙杭村,村民邵登花穿著黃色保潔服,正拿著掃帚在清掃路面。旁邊是新安放的垃圾桶,不時有村民騎著電動車來扔垃圾。
“以前大家習慣了隨手扔垃圾,自從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后,鎮里大力宣傳,村民們也漸漸養成了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新壩鎮經濟相對落后,基礎設施薄弱,村容村貌不理想。為了改變現狀,我們對全鎮進行了人居環境提升整治,實現了環衛一體化、三類以上公廁全覆蓋和鎮區污水全覆蓋,成為市全域整治示范鎮。我們還和創文相結合,開展了庭院美化示范戶評比。”新壩鎮副鎮長張建鑫說。
據了解,下一步,新壩鎮將修繕包括大穆村中心路在內的村莊內部道路,引導村民進行垃圾分類。
今年來,海州區聚焦農民群眾最關心、最急需解決的“臟亂差”問題,對標“五治理、五提升”要求,開展了以“四清一改”為抓手的“百日攻堅戰”活動。先后建設了4座垃圾中轉站,招聘1400多名環衛工人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四統一”管理。疏浚河道71條,整治黑臭水體12處,關停養殖場11850余戶。同時,下大力氣清理農村公共空間,清理戶外亂堆亂放19300余處,亂搭亂建1800余處。年內計劃新建公廁67座,目前,已建成18座,在建17座,改造戶廁4100戶。
“我們建立健全‘三級書記’親自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工作機制,對全區涉農鎮街(園區)全域整治,打造了一批整治效果顯著、群眾拍手稱贊的村莊。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實現農村人居環境從‘干凈整潔’到‘生態宜居’的飛躍。”海州區政府黨組成員、區城管局局長林秀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