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武娜 馬卿)近日,市區有一對夫妻使用殺蟲劑后,同時出現頭暈等慢性中毒癥狀,120醫生現場處理后送往醫院,目前,中毒者無生命危險。據悉,全市每年因殺蟲劑引發的中毒事件近百起。醫生提醒市民,夏季正是使用殺蟲劑的時候,屋內噴完殺蟲劑最好通風一個半小時后再進入。
兩人疑似殺蟲劑中毒
日前,市急救中心接到報警,稱在市區一小區內,有一對夫妻均出現頭暈現象。急救小組到達時,發現兩人戴著口罩,并聞到屋內有濃重的殺蟲劑氣味,且門窗緊閉。
急救醫生現場對夫妻進行檢查,發現夫妻倆都出現藥物中毒癥狀。經詢問得知,因家中蚊蟲多,為了加強殺蟲效果,夫妻倆前天晚上噴了殺蟲劑后,未開門窗便戴著口罩睡覺了。第二天早上一覺醒來,覺得頭暈難受,才撥打120。由于老小區沒電梯,急救人員將患者背下樓,送往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據了解,夫妻倆60多歲,均有高血壓史。
每年因殺蟲劑引發中毒事件近百起
殺蟲劑是夏天市民家中常見的驅蚊用品,但很少有人知道不少殺蟲劑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很多家庭使用的各種氣霧殺蟲劑、殺蟲乳油、滅蚊片、蚊香和滅蟑片等,大都采用菊酯類的溴氰菊酯作為殺蟲的有效成分。盡管廠商在包裝上都標有“對人禽無害”字樣,實際上其殺蟲成分不僅對人體有毒,而且輔助成分對人體也有毒。如果每天使用,而且使用時關閉門窗,市民很容易將殺蟲劑的有機溶劑氣霧吸入體內,長期過量吸入會損傷人的肝臟、腎臟、神經系統、造血系統。
據急救中心急救醫生介紹,殺蟲劑中毒一種情況是在夏秋兩季,不少給農作物噴灑殺蟲劑的施藥人員最容易發生中毒現象,他們在噴灑殺蟲藥時,可能會因藥液污染皮膚或吸入空氣中的藥液而中毒,也有因配制濃度過高以及用手直接接觸原液造成中毒;還有一種情況是因誤服被殺蟲劑污染的食物及誤吸、自服過量殺蟲劑導致中毒。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全市因食物、藥物、酒精等引發的各類中毒事件近千起,其中因殺蟲劑引發中毒事件近百起。
家庭使用殺蟲劑切記要通風
進入夏季,正是使用殺蟲劑的高峰期。急救中心醫生張玉濤介紹,殺蟲劑中毒者會有頭痛、頭昏、惡心、嘔吐、無力、胸悶、視力模糊、胃口不佳的癥狀,此外,嚴重者還會出現輕度呼吸困難、肌肉震顫、瞳孔縮小、精神恍惚、行走不穩、大汗、流涎、腹疼腹瀉、昏迷、抽搐、呼吸困難、口吐白沫、肺水腫、大小便失禁、驚厥等癥狀。
他提醒市民,如發現有人中毒,要立即將中毒者帶離現場,到空氣新鮮地方,清除毒物,脫掉污染的衣褲,立即沖洗皮膚或眼睛。對經口中毒者應立即采取引吐、洗胃、導瀉等急救措施。
同時,他也建議,在家庭或倉庫里噴灑殺蟲劑后,人要立即離開,最好在一個半小時后再進屋打開門窗,待充分通風排氣后再進入,孩子的房間最好不要使用殺蟲劑。有幼兒的家庭,家長不要把殺蟲劑放在幼兒能接觸到的地方,以防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