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徐向東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顧曉昕)5日,記者從市12345政府公共服務中心獲悉,2017年全年,市12345平臺共受理問題299131件,在市12345政府公共服務中心與各縣區、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結案率高達99.57%,使12345熱線成為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連心橋,有力促進了社會和諧。
據介紹,按受理問題類別來分,市政管理類212761件,占受理問題總數的71.13%;咨詢服務類48602件,占總數的16.25%;批評投訴類37477件,占總數的12.53%;意見建議類287件,占總數的0.09%;應急救助類4件。列入考評的77家成員單位,其中得滿分的單位有10家,占總數的12.99%,;低于100分高于95分的單位有66家,占總數的85.71%;低于95分的單位只有1家,為連云港石油。
通過對年終統計數據的分析及重點服務單位的現場考評,發現各成員單位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運行機制急需規范。有些單位存在工作人員嚴重不足現象,未能真正做到定人、定崗、定責。個別單位平臺系統設備老化,不能滿足正常運行,甚至個別區對區屬三級平臺單位的工單派遣仍通過傳真或郵件等形式,不能在平臺系統上實現全流程運轉、全流程監督。二是重視程度有待強化。個別單位對12345政府熱線工作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分管領導及業務負責人未親自過問業務工作,具體承辦工作人員不及時查看系統案件,導致群眾反映的問題無人問津,處置效率極低,特別是一些相對較易處置的民生問題竟然也長期擱置在系統中,不作為現象突出。三是推諉扯皮時有發生。有些單位職能之間存在交叉、重疊不清等現象,甚至有極個別單位案件派遣機制未充分理順,出現無人擔責的情況,在一些案件的處置上,依然存在敷衍了事、推諉扯皮等行為,導致案件反復流轉,造成超期處置或長期結不了案。四是案件處置效率較低。個別單位在處置過程中,忽視了處置時效,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按時處置率、按時結案率較低,既影響了本單位的考核成績,又造成一些問題既成事實后無從下手,特別是一些時效性較強問題,如私搭亂建在第一時間得不到及時處置,最終違建形成,拆除難度加大,變成長期積壓案件。五是長效管理仍要加強。有部分問題被群眾長期投訴,相關單位也及時處置,但未從長效管理入手進行分析研究、規劃實施,如無照經營游商、亂堆物堆料等城市管理類問題難以標本兼治,易出現“回潮”現象,使得群眾怨言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