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 者 史衛平 通訊員 譚曉平 宋娟 陳耕 ) “是戒毒所給了我新生,是管教媽媽指給我回家的路,我想叫湯管教一聲媽媽。”1月3日下午,在市拘留所、收容教育所、強制隔離戒毒所聯合舉辦的以“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為主題的新年文藝匯演現場,曾是市戒毒所學員的娟子(化名)在表演情景劇《重生》后,將一面錦旗送給了管教民警湯德意。當天參加文藝匯演的大都是戒毒所里的學員,部分學員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改編成了情景劇,來警示他人。
吸毒“吸”掉了別墅豪車
演出在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簡稱市戒毒所)女學員帶來的《今夜舞起來》中拉開了序幕,許多原創節目均是學員自己編排的。與大多數參觀者微笑回應不同的是,臺下后排落座的25名參觀人員卻悄悄紅了眼眶,一次次拭去淚水,他們是特意受邀走進市戒毒所參觀的戒毒人員家屬。
“是戒毒所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真誠地感謝這里的民警,是他們讓我徹底認清了毒品的危害,解戒后一定要遠離毒品,做守法公民。”表演完獨幕劇《懺悔》的柳某激動地說。
34歲的柳某,曾有著自己的事業,年入百萬,住別墅,開豪車,2009年初,由于好奇心,受朋友誘惑開始吸毒,之后,他越來越離不開毒品,最離譜的一次,是在吸毒后被人慫恿去賭博,一晚上輸掉了98萬元。直到2016年10月10日被強戒兩年。
她成功戒毒想喊管教一聲媽
表演情景劇《重生》的娟子曾是市戒毒所學員,她說:“這里的軍事化管理和心理矯正治療讓我生活很規律。白天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上課或者學習才藝、接受心理疏導,在這里的時候,我期盼著早日戒毒期滿回到家里,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曾經因為吸毒被強戒兩年的娟子,當她迷茫、傷心、絕望時,是管教民警湯德意在陪著她、關心她,教她做人的道理,趕走心靈的霧霾。特別是到市戒毒所不久,丈夫提出離婚,她一個星期不吃不喝,有自殺念頭。是湯德意耐心勸導,關心愛護,給她講生命、講未來,她才鼓起生活的勇氣。自此,娟子表現更加積極上進,爭取到了提前出所的機會,如今的她遠離毒品,并找到了一份穩定工作。
當時離所時,她有好多話想和湯管教說,可不巧的是,那天湯管教生病沒來。當天得知舉辦這場演出,她特意趕到了現場。一見到湯管教,她將一面寫有“戒掉毒癮,終身感恩。教育感化,枯木逢春”的錦旗送給湯管教,泣不成聲的娟子抱住管教說了一句一直沒機會說的話:“是戒毒所給了我新生,是管教媽媽指給我回家的路,我想叫湯管教一聲媽媽。”
參加文藝匯演的演員大都是戒毒所里的學員,除了常規的歌舞表演以外,最感人至深的莫過于部分學員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改編成了情景劇,來警示他人。
新型管理模式助戒毒人員重生
市收容教育所、拘留所所長寇杰告訴記者,戒毒人員一朝吸毒,終生戒毒,走出戒毒場所后,對抗毒品誘惑更需要堅強的毅力。舉辦此次文藝匯演,就是要勉勵戒毒人員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正能量,增強戒毒信心,邁步新的人生。
“現在監所的管理模式,已從過去的“一看二守三送走”轉變為治療、康復、教育、回歸社會為一體的復合型新型管理模式。借以此次活動,檢驗戒毒人員的戒治成效。”寇杰說。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毒品的危害,市戒毒所還在管教區開設電視教育課堂、使普法宣傳、文化娛樂等宣傳教育進病室,豐富戒毒人員的文化精神生活。邀請愛心志愿者與戒毒人員分別就家庭、生活、心理等方面進行交談與互動,邀律師就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進行宣傳,鼓勵戒毒人員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美好向往與熱愛,引導他們回歸社會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