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慧 通訊員 高兵 王成)“撲下身子聽民聲解民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讓群眾受益,才能拆除檢群關系的隔心墻,搭建好檢民連心橋,解決服務群眾的末梢堵塞,更好服務社會和諧穩定。”在落實省、市、縣開展的大走訪活動中,灌云縣檢察院檢察長陳長春與全院71名黨員干警帶著感情,走訪結對幫扶村摸排大小問題70多個,現已解決20余件。
位于灌云縣西部崗嶺地區的南崗鄉崗東村、龍昌村是檢察院的結對幫扶村,其中崗東村是省級經濟薄弱村。崗東村村內有3.5公里的土路,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生產生活和農產品銷售極為不便。“群眾的需求就是工作的追求”,陳長春在與村委會干部的走訪座談中了解這一情況后,積極聯系協調縣交通局,為該村爭取到3.5公里水泥路鋪設指標,并給予6萬元的資金幫扶,目前3.5公里的水泥路已完成路基鋪設工作,路面硬化工程也即將施工。不僅如此,該院為改變崗東村村內環境“臟亂差”的現象,院黨組研究決定出資一萬元協助崗東村開展村莊環境整治,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大大提升了村民滿意度和幸福指數。
隨著3.5公里長“致富路”的鋪設動工和村居環境的改善,一下子拉近了村民與檢察干警的距離,進村入戶活動得以進一步推進,檢察干警深入到所結對幫扶的群眾家中,了解群眾的實際困難和現實訴求。
今年3月,南崗鄉崗東村年過8旬的村民胥老漢和他的老伴向陳長春反映,其兒子胥某不盡贍養義務,其起訴到法院要求兒子胥某給付每月300元的贍養費,經法院調解后胥某仍拒絕履行生效民事調解書,到法院申請執行也沒有結果,老兩口的生活都成了問題。
在接到胥老漢的問題反映后,灌云縣檢察院民行科的檢察干警與當地法院執行法官取得聯系,執行法官表示法院已對被執行人胥某采取“四查”措施,未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希望申請執行人提供被執行人其他可供執行財產線索。胥老漢告訴檢察干警,被執行人一直在外打工,經濟條件也較好,具有履行能力。為此,灌云縣檢察院發出檢察建議,希望法院采取多種執行措施,加大執行力度,切實維護老人利益,保障老人生活。近日,被執行人胥某外出打工返家,胥老漢將此消息告知法院執行法官,執行法官立即趕往被執行人家中,告知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后果,并從道德層面對被執行人進行教育,被執行人當場交付執行標的,案件執行完畢。
大走訪活動是傾聽百姓心聲、是密切檢群關系、是既有熱度又有溫度的走訪活動。“近一尺才能準一分”,灌云縣檢察院在走訪中對了解到的低收入農戶的生產生活情況很是關心牽掛。崗東村一組低收入農戶袁桂珍患有肺氣腫,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常年依靠藥物控制病情,家里僅靠丈夫忙著幾畝薄田和在外打零工維持生計。去年秋天,袁桂珍家的玉米喜獲豐收,但是由于袁某家的住處較為偏遠,加上玉米市場行情不太好的影響,家中玉米一直沒有賣出去,隨著天氣轉暖,玉米霉變的風險越來越大。該院副檢察長陳興平在走訪中了解她家的實際情況后,通過多種渠道積極與糧食加工廠、飼料廠、養雞場等企業和老板進行聯系,最終6000多斤玉米被一家糧食加工廠以每斤0.7元全部收購,解決了袁桂珍家的一大難題。
“為確保聯系群眾零距離,問題化解零延誤,我院將找準服務群眾的落腳點和切入點,有效引導黨員干警開展多形式的幫扶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為加快建設“強富美高”幸福新灌云作出貢獻。”陳長春表示。“大走訪”不只是要走進群眾家中,更是要走進群眾心中。截至目前,該院通過大走訪,已收集到群眾意見和建議50余條,摸排大小問題70多個,目前已解決20余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