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金同啟 張晨晨)見到李海明的時候,筆者深深為這位空軍飛行員的氣質所折服———俊秀的外表之外是堅毅之神情,靦腆的談吐之外是謙遜之本色。作為一名85后空軍飛行員,他曾參加“金頭盔”角逐,靠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韌勁,一“戰”成名,成為當時中國空軍最年輕的“金頭盔”三代機飛行員。而他所在的空軍某部,就駐扎在我市。日前,記者就來到了該空軍部隊,面對面領略了這位“天之驕子”的別樣風采。
“萬里挑一”的“天之驕子”
“今天我們進行對抗空戰訓練,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來對付海明?”“因為他喜歡迎頭上仰攻擊,所以咱們可以用鐘擺機動,以防守為主。伺機進入攻擊范圍,再出其不意。”這是駐連空軍某部飛行員們的一次對話。
對話中提及的“海明”就是李海明———在該空軍部隊中,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句戲謔又不失根據的話,“吃飯、睡覺、打海明”,這反映了空軍飛行員們求上進的積極心態之外,更是反映了李海明過人的駕機技巧和空戰本領。的確,李海明雖然剛剛而立,卻已榮獲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還獲評“空軍優秀飛行人員”稱號。而他最值得稱頌的,則是成為中國空軍最年輕的“金頭盔”三代機飛行員。
不過,別看現在的李海明是大家眼中的“明星”,實際上,他也曾是一名青澀的在校大學生。“從小我就有著從軍夢。2006年,空軍在178所地方普通高等學校的30萬理工類本科二年級男生中試點選拔31名飛行學員,正在安徽工程大學就讀的我成為幸運兒。”李海明回憶道,當穿上那身深藍色軍裝的時候,別提多自豪了!
李海明對一個日期永遠難以忘懷———2007年1月18日。“那是我第一次獨立駕駛戰斗機升空的日子。”回憶起這段往事,李海明忍俊不禁,“雖然當時教員就在后倉,但畢竟是自己首次駕機升空,就像考駕照首次駕車上路一樣,說不緊張是假的,但更多的是興奮和自豪。”當時,他面對操作盤上的各類精密儀器,小心翼翼地操作,順利飛行了四五十分鐘,圓滿完成了“處女秀”。此后的他,漸漸成為制霸藍天的驕子;而在他的感染和帶領下,其所在的空軍某部飛行員也奮發有為,造就了一批“空中英豪”。
驚人空戰技術令他勇奪“金頭盔”
“空戰對抗的態勢變幻莫測,對飛行員的技術和心理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我覺得只要平時立足實戰,練就過硬的飛行技術,才可能在未來空戰中,做一名不敗的‘金頭盔’。”面對央視七套《軍旅人生》欄目的采訪,李海明堅定地說道。而在受訪前,他正駕駛戰機在空中與別的戰機“纏斗”———2014年秋,空軍“金頭盔”對抗大賽中,李海明首次參戰。
為檢驗和磨礪殲擊機部隊的實戰能力,空軍自2011年開始連續多年舉辦自由空戰比武競賽,并為勝利者頒發與真實的戰斗機飛行員頭盔一比一比例的金色頭盔。“‘金頭盔’之戰,代表著中國空軍對抗空戰訓練的最高水平,考核的難度、強度、規模逐年遞增,所以獲得的難度更大。”李海明介紹道。而當年,李海明也是通過層層殘酷選拔,順利入選這個空軍界的“修羅戰場”。
這是一場強強對決的比賽,空軍的空戰高手都集結于此,每場對決都異常激烈,勝負難料。在這場比賽中,李海明恰恰與兩屆“金頭盔”得主遭遇。在比拼中,李海明與友機密切協同、靈活機動,多次成功規避對方導彈攻擊,并以2次首發命中取得對抗優勢。走下賽場后,對手連連感嘆“后生可畏”。
由此,李海明一“戰”成名,獲得空軍最年輕金頭盔“空戰能手”稱號。一些空軍部隊領導事后曾向記者坦言,若不是“金頭盔”角逐場上殺出個李海明,他們也不敢相信,30歲以下的飛行員,技戰術水平能夠成熟到如此地步。
曾在我國某海域攔截外軍偵察機
“‘金頭盔’流金溢彩,象征著揚棄和超越,象征著開放和自信,象征著一支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追求。”李海明自豪地說道,現在,飛行已成為他日常生活中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然而,榮譽的背后,卻有著諸多不為人知的事情。
“軍人的使命就是守衛祖國,而空軍更是擔負著祖國領空的安全!”李海明說,他不止一次參與過攔截外機的軍事行動,驚心動魄程度不亞于一些影視劇橋段。一次,其所在空軍某部接到上級指令,某海域領空有外軍偵察機靠近國境線,李海明接到指令后,即刻駕駛戰機趕往相關海域。“當時我與這架大型偵察機距離不過幾百米,一直沿著它的飛行軌跡平行飛行,并通過無線電向它發出警告。”孰料,這架外軍偵察機突然在空中做出一個危險動作,在李海明看來,這明顯是挑釁行為。他即刻機動調整飛行軌跡,以示警告,不一會,該機漸漸飛離,在確定危險解除后,李海明才駕機返航。
“隨著我們戰機的更新換代,尤其是我們飛行員技戰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們有信心打敗一切來犯之敵,敢打必勝!”李海明信心十足地說。不過,正因軍人的特殊使命,他不得不顧大家舍小家。李海明說,跨晝夜的訓練、大過載的飛行、全天候的戰斗值班、頻繁的跨區轉場,乃至執行突發任務,使他跟家人聚少離多。
2014年,他去參加空軍比武,出發那天,小孩持續高燒。等他捧著“金頭盔”回到家里,才得知那段時間不但孩子病了,老人也病了,妻子家里醫院兩頭跑,不到一個星期,瘦了3公斤。還有一次,他外出執行任務,半年里沒回家一趟。李海明為此時常歉疚不已,而妻子方娟似乎已習慣了這種離別,她常用一句話表達對丈夫的支持:“只要你喜歡就行!”正是家人的支持,李海明才堅定地在飛行的道路上展開自己的雙翼。“作為一名空軍戰士,我要做好祖國領空的忠誠衛士!這樣,我的家人、國人也會更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