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李菲)每年的9月22日是“全國無車日”,今年“無車日”的主題是“優選公交、綠色出行”,旨在培養市民優選公交、綠色出行習慣,提高市民對城市公共交通的認識、理解和支持。然而記者調查發現,港城市民對“無車日”的認知度還較低。環保部門呼吁,港城的機動車數量持續增加,保護環境需大眾參與,因此市民的綠色出行意識還有待加強。
市民對“無車日”認知度仍然偏低
“不知道有這個日子,沒聽說過。”昨日,記者走上市區街頭展開隨機調查,對“全國無車日”的普及情況進行了解,發現絕大部分市民對這個節日很陌生,更別說參加相關活動。只有極少幾位市民表示,自己通過網絡媒體的宣傳,知道有這個節日,但是自己并沒有在意。“有車肯定是開車方便,坐公交耗費時間成本比較高。”市民張先生表示。
1
與張先生有類似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數,他們知道頻繁開車會造成空氣污染,但由于從眾心理,也為了圖方便,開車出門已經成為有車一族的日常出行方式。走訪中,許多市民在通過記者了解到“全國無車日”之后,并沒有對這個節日產生多大興趣,反而質疑,僅僅一天不開車對環境保護的意義有多大?很多人抱著“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的想法,忽視“無車日”的存在。
據了解,2007年9月22日,中國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暨無車日”活動。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個大中城市陸續開展了“無車日”活動。
“‘無車日’旨在宣傳綠色、低碳的理念,從我做起,一天哪怕少開一趟車,也算是積極踐行‘無車日’的環保理念,用環保‘這根針’刺激一下部分市民的落后理念。”市環保局宣教中心負責人表示。據了解,我市今年并沒有針對“無車日”開展活動,各部門聯合做好“無車日”宣傳發動的力度還有待提高。
維護青山綠水“一個都不能少”
據環保部門統計,去年全市氮氧化物和煙粉塵排放量各為4.32萬噸和3.75萬噸,而其中的機動車排放量分別占到31.6%和2.2%。氮氧化物和粉塵不光會對人身體產生危害,更會與其他物質結合,生成酸雨、PM2.5、臭氧等大氣污染物。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我市每年新增轎車近2萬輛,港城每百戶家庭的私家車擁有量已超過15輛,而相關研究表明,汽車尾氣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煙塵微粒、甲醛等。每千輛汽車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約3000公斤、碳氫化合物200~400公斤、氮氧化合物50~15公斤,汽車尾氣已成為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比之下,乘坐公交不光保護環境,還能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據有關資料統計,每增加1元公共交通投資,將產生4元的綜合經濟收益。公交車輛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只有小汽車的8.4%。運送相同數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人均道路資源占有率僅為小汽車的10%左右。
圖為昨日我市某單位樓下停車場依然“滿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