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侍敏 通訊員 沈兆宏)明明比實體店售價還要高出1000元,可消費者劉先生還要在網上購買蘋果手機,為的就是商家“15天返利50%”的承諾,然后5800元錢花了,手機也拿到手了,承諾的返利卻遲遲未能到位。最近,劉先生將自己的遭遇投訴至海州區消協。
網上高價購手機返利卻遲遲不到位
不久前,劉先生在一家蘋果手機專賣店欲購買一部蘋果手機,店員告知他,目前他們正在和某平臺搞一個活動,通過這個平臺購買蘋果手機,15天內就可返現50%,相當于半價購機。一聽這話,劉先生頗為心動,趕緊登錄該購物平臺,發現一款在實體店售價4888元的蘋果手機,在該平臺售價5888元。雖然售價貴了1000元,但想到50%的返利,劉先生還是義無反顧地買了下來。
幾天后,新手機寄來了,用起來也挺上手的,可商家承諾的50%返利卻遲遲沒有到位。劉先生多次咨詢該購物平臺的客服,可對方一直沒有答復;找當初推薦該購物平臺的手機店店員,對方稱返利是平臺的事,和他沒有關系。無奈之下,劉先生將遭遇向海州區消協投訴,并要求商家返還承諾的50%返利。
然而,由于沒有證據證明商家曾有過購機返利50%的承諾,最終劉先生只能自認倒霉,白白多花了1000元錢。
網購返利,風光背后有“陷阱”
據記者了解,目前正規的返利網站,主要采用購物返現的形式聚集大量網購消費者,買家從返利網站的頁面去各大網上商城購物,購物訂單完成后(無退貨),返利網站作為該商城的合作伙伴,可以從商城獲得相應比例的銷售提成,返利網站再把提成的一部分返還給消費者,最終實現消費者、網站、商家三方得利。
然而,由于誠信和監管的缺乏,導致購物和返利過程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甚至有個別居心不良的商家還會利用返利作為誘餌大肆行騙。就如返利網站用高額返利吸引消費者購物,但承諾卻遲遲不兌現;也有返利網站通過提高商品標價進行虛假返利,從中賺取差價;此外,返利網站設置兌現門檻,如使用優惠券不返現等等,也成為一種常態;更有個別不良商家,用高額返利作為誘餌,在網上售賣假冒偽劣商品,在騙取一定數量金額后突然關閉購物網站,讓廣大消費者蒙受經濟損失。
謹慎對待高額返利網站
海州區消協有關負責人認為,目前網絡購物在監管方面還相對較弱,沒有相應的行業標準,產生問題后消費者的維權難度不容小視。因此,他建議大家要理性對待網購返利這種消費模式,按需購買,擦亮雙眼才能得到真正的實惠。
“就如有的返利網站承諾返利高達50%甚至100%,試想有多少商品的利潤在50%到100%之間呢?”該負責人認為,正常情況下,10%左右的返利還是比較靠譜的。他建議消費者千萬不要輕易相信購物網站的高額返利承諾,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