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列表頭部廣告一條

新聞 新聞> 連云港新聞

東海石梁河刷新葡萄種植模式 畝均效益翻番

【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文 通訊員 張開虎 傅本龍)“一畝地只種8株葡萄?”眼下,正是葡萄收獲的季節,筆者在東海縣石梁河鎮采訪時聽到這一新鮮事,有點不相信。在幾經打聽之后,我們來到該鎮帕蒂亞葡萄莊園一探究竟。“確實是一畝地只種植8株葡萄,可是產生的效益卻幾乎翻番。”莊園副總經理易海波說,“只是這一株伸展出來的葡萄藤,折算成占地面積,要七八十平方米。”

在東海談起種植葡萄的歷史,“蘇北吐魯番”石梁河鎮最有發言權。早在50年前,該鎮農民就依托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特性與氣候特征種植葡萄。如今,該鎮葡萄面積已發展到1.6萬畝,年產鮮果3萬余噸,年收入2億元。依照當地農民的經驗,一畝地栽種120至200株葡萄可以保證高產高質。“一畝地種8棵,俺也是第一次見。”和筆者一樣,懷著強烈好奇心來取經的勝泉村果農李順利,看到大棚里茂密翠綠的葡萄藤下懸掛著一串串套袋葡萄,嘖嘖稱奇。

“葡萄都栽在用黑色凸凹橡膠圍成的圓柱形內,有的半徑1.2米,有的1.5米,但是高度都約0.5米,底下埋著滴灌管道。”易海波說,這種模式是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攜手開發的,采用省時減力根域限制種植技術,將果樹的根域封閉在一定的空間內,限制其無序生長,使它們可以充分利用肥水。他介紹,這打破了“根深葉茂”傳統種植理念,為達到標準化管理,莊園實行物聯網監控系統,灌溉全部實行水肥一體化系統,依據葡萄生長周期所需要的營養,實行電子閥門控制,定時定量。同時,整穗疏粒,嚴格控制產量,花前除副穗,見花時掐穗尖,生理落果后果粒大小分明時整穗疏粒同時進行,使穗型整齊。

說話間,筆者抬頭隨手打開兩串葡萄上掛著的紙袋,“是不是兩串葡萄大小差不多,顏色也差不多?”易海波回答,這些都是工人修剪出來的,葡萄串必須成圓柱形,一串葡萄控制在60粒至80粒,一粒約9克,總重量控制在600克左右。因此,在葡萄掛果期間,工人們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修剪、磨芽,控制重量和顆粒數,為的是增加葡萄的甜度和口感。

傳統與非傳統,到底哪種種植模式好?“看經濟效益就知道了,傳統的葡萄畝產量在3000至5000斤,每斤按照5元計算,畝均效益2.5萬元;我們的葡萄控產在2000斤,每斤均價20元,畝均效益4萬元。”易海波向筆者算了一筆賬。

可是,這么貴的葡萄有市場嗎?筆者了解到,該莊園采取O2O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生代推廣模式。自7月23日開園以來,線上粉絲突破1萬人,接待游客達到5000人次,已銷售葡萄6萬斤。

“帕蒂亞葡萄莊園的科學種植模式,就是在引導全鎮果農走標準化、高端化的現代高效農業發展之路,引領全鎮葡萄產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石梁河鎮黨委書記支躍兵坦言,“依據市場變化,打破傳統模式,才能讓石梁河葡萄的招牌經久不衰。”

短評

科技永遠是農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沒有科技這個第一生產力的支撐,就沒有農業現代化腳步的加快,“三農”難有新進步和新突破,也不會走得遠、走得快、走得好。石梁河鎮在種植葡萄50年后引進了新模式,飽含科技含量的種植方式卻取得了近乎翻倍的收益,其引導效應不可低估。有鑒于此,在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須高度重視和抓好科技進農村,科技促農業,科技惠農民。增產增效增收是解決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永恒的話題,也是彰顯科技是農業發展第一生產力的首選。換言之,最好的出路就在于科技興農。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渡口区| 凤台县| 喀喇沁旗| 剑川县| 体育| 伽师县| 香格里拉县| 彭阳县| 揭阳市| 乐平市| 河间市| 马尔康县| 长垣县| 陇南市| 平度市| 太白县| 桐庐县| 连平县| 宁强县| 大洼县| 项城市| 琼结县| 元氏县| 清新县| 团风县| 株洲县| 泸溪县| 南岸区| 濉溪县| 绥芬河市| 佳木斯市| 喀喇沁旗| 阿勒泰市| 台北县| 从化市| 阜阳市| 呼图壁县| 同德县| 抚州市| 阿尔山市| 紫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