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楊銳冰)20年前,寒冷的臘月里,一個出生僅兩天的女嬰被遺棄在東海縣人民醫院門口。
一位身患殘疾的男子憐惜地將女嬰抱回了家,并和妻子一起悉心照顧。
2012年,女孩在中考前夕突患再生障礙性貧血。醫生稱,如果病情不見好轉,進行直系親屬骨髓移植可能會換來新生。直到此刻,養父劉貫寶才和閨女劉小嬌說起她的身世。
4年來,養父將近20年來打工的所有積蓄全部用來給女兒治病,“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把你治好!”
昨天,剛剛出院不久的小嬌再次來到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當天下午3點,檢查結果出來了,血小板指數只有11。
“現在四處借錢給小嬌看病,如果能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就好了……”養父無奈地嘆了口氣,“現在唯一的線索,就是當初抱養她的地方。”
20年前 他在醫院門口抱走棄嬰
昨天上午,記者在市第一人民醫院二樓抽血處見到了劉小嬌和她的父親劉貫寶。
一雙黑布鞋,曬得發黑的皮膚,有點佝僂的背,行走不便的腿,這是劉貫寶給人的第一印象。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他深陷下去的黑眼圈。為了給養女治病,他不知操勞了多少個日日夜夜。
“那是1996年臘月二十三,有人將一個剛出生兩天的孩子遺棄在東海縣人民醫院門口。”劉貫寶緩緩說起20年前抱養女兒的那一幕。
他清楚地記得,那天很冷,女嬰在醫院門口凍得發抖,不停地哇哇哭著。見狀,劉貫寶和妻子趕緊將女嬰抱回了家,當天晚上給她喂了牛奶,換了一身干凈衣服,悉心照顧起來。
劉貫寶的家庭很特殊,妻子來自云南,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已經不能生育。劉貫寶身患殘疾,從小就因為小兒麻痹癥而不能正常行走。
他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了這個抱來的孩子身上。直到小嬌6歲,他和妻子從東海房山鎮山后村去了常州打工,小嬌才由爺爺奶奶照顧。
為救養女 花光近20年積蓄
“小嬌小學畢業后,我把她帶到了常州上初中。”劉貫寶說,2012年4月,女兒即將中考,在練習中考體育800米的時候,老師發現小嬌臉色蒼白,沒有一點血色,立即帶她去了當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小嬌血小板指數低得嚇人,隨后立即被安排住進了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始了與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漫長斗爭。
“剛查出病時,醫生讓爸爸不要告訴我。”小嬌說,后來頻繁的抽血檢查,讓她慢慢意識到這不是普通的生病,“后來我知道了真相,但心態比現在要好。”
小嬌的成績一直很好,就算患病,中考那年,她依然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常州一所高中5000元的獎學金。可惜的是,由于身體原因,小嬌上完高一上學期就無法繼續學業了,只好退學治病。
為了給養女治病,劉貫寶拿出了近20年來打工攢下的積蓄。“到現在,總共花了30多萬元,包括向親戚借的5萬元。”劉貫寶說,女兒在常州看了兩年病不見好轉后,又到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看病。
“在蘇州看病的第二年,孩子連路都不能走了,我架著她每走五六步就要停下來歇歇。”父女情深,劉貫寶說,自己當小嬌是親生閨女一樣疼。
“家里為我看病花光了所有的錢,但爸爸一直沒有放棄我,總是鼓勵我要樂觀起來……”小嬌的眼角有淚。她的身后,是父親疼惜的目光,飽含深情。
尋找生機 公開養女身世尋親
劉小嬌的黑色雙肩包里裝滿了她4年來在醫院檢查的各種單據。“我在常州、蘇州各看了兩年病后回到東海老家看病。家里實在沒錢帶我去外地看病了……”小嬌懂事地說。
6月7日,小嬌因為眼下出血住進了市第一人民醫院,并接受了骨髓穿刺術。“上次來這邊,都是六大爺背著我上下樓,自己完全不能走路了。”這次住院半個月,又花去了2.3萬余元,新農合才報了7000多元。
30攝氏度的盛夏天氣里,劉小嬌在長袖衫外面還套了一件毛衣,戴著一次性口罩。“醫生讓我注意千萬不能受涼,感冒就麻煩了。”在和記者交談的過程中,小嬌的手時不時地發抖,“我能蹲一會嗎?”
身體的虛弱并沒有打倒這個花一般年齡的女孩。聽說養父要給自己找親生父母,小嬌抿抿嘴唇說:“我對親生父母沒有任何記憶。養父養母對我都很好,如果能找到生身父母最好。”
昨天下午3點,抽血檢驗結果出來了,小嬌的血小板指數只有11。
劉貫寶告訴記者,“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找到小嬌的親生父母。”然而,20年前,女嬰的襁褓內沒有任何小紙條等,唯一知道的是小嬌剛出生兩天就被遺棄在醫院門口,身上的小包被是那時候常見的碎花圖案。女嬰穿著一件大人的舊襯衫,外面罩了一件小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