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當這首熟悉的歌謠響起時,又是一年“臘八”至。今天,我們迎來了農歷臘月初八,即臘八節,俗稱“臘八”。在這一天,喝一碗寓意著圓滿富足、吉祥健康、萬事周全的臘八粥,不僅驅走了寒意,更蘊含了人們對萬事皆“粥”全的期盼。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作為臘月里第一個重要節日,臘八在我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歷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份瑰寶。事實上,“臘八”不僅僅是一種節日,更是一種信仰和情感的交融,喝上一碗用五顏六色的“臘八米”熬制的臘八粥,更是民間最傳統的習俗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受佛教文化影響,臘八粥也稱“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寓意逐疫迎春、祈福增壽。品味文化韻味,厚植家國情懷,讓傳統節日煥發更加奪目的光彩,必將為人們提供更多精神的滋養。
“臘八到,粥飄香。”據了解,臘八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一天,我國民間有煮臘八粥吃的風俗傳統。作家冰心曾在其作品《臘八粥》中寫道:“這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干果摻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紅棗、桂圓、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種豆子和芝麻之類,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可以說,人們對臘八粥的偏愛,或許是因為它預兆著年的開始,所以“人們年年過臘八,年年有粥喝”。喝著臘八粥,感受文化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我們也必能更好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八之日天氣雖然寒冷,卻也意味著農歷新年快到了,有俗語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一過,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從這一天起,人們開始置辦年貨,迎接即將到來的春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無論身在何處,記得喝上一碗熱乎香甜的臘八粥,體味這碗粥里飽含著的父母關愛、鄉思鄉愁和歡喜的年味,祈愿風調雨順、家庭幸福。我們堅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一定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而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也必將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堅實支撐。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年關將近,春節的各項慶祝活動將漸入佳境,完全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慶氛圍當中,我們更需深入體會其中蘊含的精神、價值與能量,更好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賡續傳統中走向未來。前進道路上,堅定深沉的文化自信、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覺、擔當起新的文化使命,奮發有為、砥礪前行,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讓春節更加有滋有味,讓“年味”一年更勝一年,明天的中國也必將更加幸福美好!(蘇宇)
?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