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李宜慶
昨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有的學生買束鮮花,有的送點小禮品,有的寫一段贈言,有的發一條尊師信息,有的為老師點祝福的歌曲,有的送上自己的小制作等,這些善事善為,無可非議,值得褒揚。而筆者認為,感謝恩師,時常探索“發奮”的人生之弦,則是尊師、愛師、敬師、崇師最好的踐行。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含辛茹苦,就像蠟燭一樣,長期勞作,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直至達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崇高思想境界。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擔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育勞動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任重道遠,十分光榮,感恩他們,是國人所盼、所想、所做。尊師重教,千古流傳,延綿不息。
我國“兩彈一星功勛”“八一勛章”獲得者科學家程開甲院士,他在中學百年校慶時,曾對老校長、著名教育家顧惠人的銅像前三次鞠躬。第一次鞠躬回來以后,程院士時感不安,因為人多,他沒有單獨鞠躬。于是第二天又去了一次,在老校長的銅像前,畢恭畢敬深深一鞠躬?;氐劫e館一看,親友拍的照片,程院士又不滿意,他又回到校園進行第三次鞠躬,以深切表達對先師的尊敬、愛戴和感恩。因為程開甲深深地懂得,他是在恩師的教誨下,靠自己的發奮拼搏獲得的成就,沒有當時老師的教誨,鼓勵學生發奮成才,就沒有今天的成就。奮斗之后謝師更真誠。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學生在教師誨人不倦的輔導下,勤奮好學,發奮努力,勇于拼搏,熱于登高,挖掘興趣特長,追逐人生夢想,把老師的教誨銘記在心,付諸行動,踏著人梯的肩膀,砥礪前進。高目標,嚴要求,有理想,有追求,守紀律,講道德,善助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習當標兵,學期創三好。把功夫下在當時,讓老師滿意,家長高興,這就是對老師最好的感恩。感恩老師,不應僅僅定格在節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