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總書記的話語字字珠璣、高屋建瓴、振聾發聵,為黨員干部如何樹立正確的發展方向確立了標桿,指明了方向。(據大眾日報16日消息)
干部總有更替,任職總有期限,但黨的事業是無限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沒有止境的。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破解前期形成的難題,需要做很多經常性、基礎性的工作。在這個時期內,一些埋頭實干的人可能會因為“政績不顯”遭到某些非議,個人會有一些“痛苦”“不甘”與“委屈”。如何從“我的政績”中解放出來?東海縣李埝鄉黨委書記張翔的一番話語,值得借鑒和深思:“新舊動能轉換做好了,就是我們貨真價實的‘政績’,歷史將會給予公正的評說。”由此可見,如果想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既要做顯績,也要做潛績,既要做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要堅持一切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重,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耐住性子、撲下身子,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博大胸懷,以“鐵杵磨成針”的堅強毅力,以“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奉獻精神,擔負起“跑好自己這一棒”的使命,履行好“為下一棒奠基蓄勢”的責任。
高質發展事關你我,是一種使命感,是一種事業心,彰顯的是責任和擔當。路在腳下,夢在前方;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新舊動能轉換事關國之大局、根本和長遠,沒有以往慣例可循、沒有現成經驗可用,既需要廣大的黨員干部有闖勁和創新意識,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用創新思維尋找解決辦法,更需要具備踏實肯干的務實作風和不問前程的廣闊胸襟,務實苦干,戮力前行。要確定新舊動能轉換時間表、路線圖,對標方向目標、對標進度節點,一步一個腳印,積小勝為大勝。要當好新舊動能轉換的促進派、實干家,擼起實干的袖子,敢啃最硬的骨頭,敢接燙手的山芋,以親力親為、敢作敢為、善作善成的實際行動,按下新舊動能轉換“快進鍵”,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要以“搶”的意識、“爭”的觀念、“快”的思想,拿出敢于亮劍的擔當精神、闖關奪隘的戰斗精神、滾石上坡的攻堅精神,全力以赴付出、一往無前沖鋒,不問前程、埋頭苦干、接力奮斗、久久為功,創造出無愧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高質發展事關你我,需要筑牢信念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為人民干事是天職,所干的事業也要經得起人民群眾的評判。為政者要想贏得人民群眾的好口碑,就要不斷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錘煉“建功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堅定為民干事、為民盡責的政治定力,在銳意進取中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業績。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遵循,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宗旨意識、強化黨性錘煉,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砥礪前行。要“為官一任、為民而為”,“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不戚戚于驚天政績,不耿耿于留下聲名,少問自己得到了什么,多問給百姓做了什么,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加快發展、造福百姓上來。要堅持以“四個新”總要求為行動指南,在思想上求突破,在行動上求突圍,在境界上求提升,在能力上求錘煉,不斷提高敢擔當、善擔當、能擔當的勇氣和能力,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伴隨著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嘹亮號角,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統領的新時代奮斗征程已經開啟。我們要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境界,堅持“建功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發揚“馬上就辦”和“釘釘子”的拼搏精神,把全部心思用在“真干事”上,把全部本領用在“多干事”上,銳意進取、奮勇爭先,奮力抒寫彎道超車的精彩手筆,譜寫出新時代的華美篇章! (陳 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