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9月19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間播出。該紀錄片開始講述了孫中山先生構想了這樣的宏偉藍圖,要修建約16萬公里的鐵路、160萬公里的公路,開鑿并整修全國水道和運河,建設3個世界級大港,發展內河交通和水利、發展電力事業……在他看來,只有這樣才能“振興中華”。而在百年后的今天,孫中山先生描述的藍圖早已實現,中國人民創造了許多成就遠遠超出了孫中山先生的設想。在這五年來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偉大的工程正在慢慢托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偉大的中國夢。
天塹變通途,一座座中國橋,正為它賦予新時代的注解。杭州灣跨海大橋、廈漳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大橋、青島跨海大橋,中國的跨海大橋,都已經是世界級的。該片重點講述的港珠澳大橋是目前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約55公里,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連接的不僅僅是粵港澳三地,未來因它而形成的5.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將是繼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之后,世界經濟版圖上又一個閃耀的經濟增長極。這個超級建筑工程堪稱世界級史上橋梁巔峰之作。這是一次中國實力的集中展示。同樣在刷新著世界記錄的不僅是跨海大橋還有跨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六十年貫通中國南北的跨江通途建設不斷提速,今天僅在長江上已建好和在建的橋梁已經突破了100座。 除了跨海大橋、跨江大橋,打通一個個偏遠斷點,讓中國經濟血脈變得更加暢通的,還有這些西部大山里的中國橋。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矮寨特大懸索橋時贊嘆:“你看那高度,你看那高度。也是一個很有特色,是吧,別具一格的這樣一個橋。” 一座座新穎奇特的現代橋梁正在重塑中國經濟地理的新標志,勾勒出中國經濟運行效率的新版圖。
2.2萬公里的中國高鐵,總里程超過第2至第10位國家的總和,其中近六成都是這五年建成的。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13.1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逢山修路,遇水架橋。 登上最美鐵路,體驗大美中國,已經是百姓最愛的旅游項目。海南環島高鐵,是列車與大海的美麗邂逅; 蘭新高鐵,盡覽西部風情; 哈大高鐵,冰天雪地里的“黃金線路”;京津高鐵,成就了30分鐘城市圈;京廣高鐵,2294公里的旅程,八個小時甚至可以體驗四季變換。
讓中國奔跑起來,中國車,正在給經濟換裝新引擎。2017年6月25日“復興號”下線,與日本、德國等高鐵強國相比,今天,中國在高鐵技術領域已不遜色于任何一位競爭對手。“復興號”涉及的高速動車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占到了84%。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時稱贊:“高鐵,中國產的動車,這個是中國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中國正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參與全球分工。近五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占世界的比重,始終位居前兩位。 作為全球貿易的主角,更加高效的港口和超越以往的港機裝備,正牽引著全世界的目光。未來,洋山港所在的上海港,年吞吐量將突破4000萬標準箱,這將是美國所有港口吞吐量的總和。 這僅僅是中國融通全球的樞紐之一,全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超級大港,中國已經包攬了七席。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讓互聯網發展成果融進百姓的笑容,讓中國先進的技術服務世界。2015年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可以說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多億中國人民,更好地造福各國人民。” 中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絡,豎起299萬個基站,擁有8.9億用戶。這片土地上,光纜線路總長已達3041萬公里,全球第一,其中有60%都是這五年鋪設的。
五年來,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成功,大大加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圓夢工程鋪展宏圖。它們編織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圖,編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