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全國政協委員、“玻璃大王”曹德旺,在今年的兩會上提出建議制定《家長教育法》的提案。
當記者問起這個提案,曹德旺委員用一句看似簡單又有點調侃的話對記者說:“我的提案就是好好教育你們。”
記者們驚愕不已,一頭霧水。經仔細詢問后記者終于弄明白,原來曹德旺今年帶來的提案與教育相關,并且主要的教育對象是成年人。他建議要制定《家長教育法》,家長只有提前接受專業化的培訓并且達標,然后才能“持證上崗”。
通常情況下,我們的教育對象多半為青少年,而這次曹德旺的提案建議教育成年人,讓他們通過學習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這的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反觀現實,雖然不少人成家立業,甚至家有兒女、事業有成,但是自己并不能勝任一個合格家長的角色。所以,建議制定《家長教育法》并非多此一舉。
我們知道,教育成年人做一個合格的家長,無論是對家庭還是對社會,都是益處多多,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是,起草制定一部法律要經過復雜的過程,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調研、起草、到修改、審議,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謹慎細致。不過,即便是曹德旺的提案沒有審議通過,我們也需要讀懂制定《家長教育法》背后的潛臺詞。
我們常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為孩子當好表率,對引領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確實缺少這種引領的能力和習慣,不管是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在社會生活中,都不能發揮出榜樣的作用,不能給孩子傳遞正能量。在這種現實面前,曹德旺關于制定《家長教育法》的提案,其實是對家長通過學習和自律來提高自身素養,重視履行家長職責的呼喚與渴盼。
法律雖然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但是這種強制性還不足以讓所有人都能夠主動守法。就如同,我國有《婦女權益保障法》,但是侵害婦女權益的事件仍然時有發生一樣。所以,即便是《家長教育法》頒布實施了,也不能保證每一位家長都能合格,都能扛得起家庭的義務和社會的責任。所以,不管《家長教育法》最終能否制定,家長一定要有家長的樣子,這點覺悟不能沒有、這點責任不能不擔。(灌云縣六一幼兒園 王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