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觀察今年全國兩會,會場上的務實之風、實干之聲最為動人。無論是習近平總書記號召知識分子“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刻苦鉆研,勤奮工作”,還是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干字當頭,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結合實際創造性地干”,傳遞的都是求真務實、苦干實干的鮮明導向。
觀察今年全國兩會,會場上的務實之風、實干之聲最為動人。無論是習近平總書記號召知識分子“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刻苦鉆研,勤奮工作”,還是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干字當頭,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結合實際創造性地干”,傳遞的都是求真務實、苦干實干的鮮明導向。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干,是成就事業的關鍵所在。今天,無論是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還是個人奮斗的“小目標”,都要靠埋頭實干。紙上談兵、光說不練,推動不了發展。弄虛作假,玩數字游戲,更是貽害無窮。
江蘇發展的成就,就是靠實干贏得的。江蘇的發展、江蘇的干部有個鮮明特點就是“實”。江蘇素有興辦實業的傳統,實體經濟發達;江蘇人的性格低調務實,干部勤勉踏實。如今,奮力實現“兩聚一高”宏偉藍圖,同樣需要實干。我們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做事上,把力氣和功夫花在做事上,以實干成就“錦繡文章”。
實干,要干在實處。正如省委書記李強代表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提問時所說的,干事創業,不能只為統計上的數據干,而是要圍繞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和現實需求來干,重點做好讓老百姓真正有獲得感的事,對面上發展撬動力強的事,培育未來競爭力的事。干在實處,就要明晰“大小之辨”。有些領導干部只想做“大事”。事實上,有些事情看起來不起眼,但牽涉面大,影響的是大局。真心實意地解決群眾的“小事”,群眾從中看到干部的形象,看到黨和政府的形象,這就是“大事”。干在實處,領導干部要甘于做“小事”。從群眾的視角看,這些小事都是他們切身利益所在,甚至是生活中急需跨越的“坎”。領導干部要從群眾歡迎的小事抓起,多做排民憂、解民難、幫民困的好事實事,在解決群眾生活小事中做好執政為民的大文章。
實干,要拿出實招。“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領導干部要善于從細求實,抓住細節,解決具體問題。實現目標任務,要注重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和可操作的具體任務,實施項目化推進,任務與責任都要明確到人,不折不扣落實下去;出臺政策舉措,要分條線細化實化具體化,注意分類指導,增強政策針對性,不能一個藥方治百病。另外,我們倡導實干苦干,不是呆干蠻干。做事不能局限在既有模式、思維框架中,用老套路分析新情況,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領導干部要把視野和思路打得更開,想出有創造性的新辦法來,拿出能破解難題的新招數來。
實干,要干出實效。什么是實效?不能光看領導評價、統計數字,關鍵看群眾的感受、是不是真正得益受惠。領導干部做事,需要激情與沖勁,但也要防止兩種不良傾向:“大干快上”沖指標,虛火很旺;一門心思謀“出彩”,追求轟動效應。領導干部要有恒心和韌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不追求顯性政績,而是甘于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勇于去解決一些別人沒有解決好的疑難問題。惟其如此,實干才能真正干出實效,干出不含水分的實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