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徐黎一) 眼下,隨著港城創衛工作的深入進行,城市面貌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許多亮麗風景也開始呈現在市民面前,通過科學合理設置的臨時便民疏導點便是其中之一。筆者以為,既改善攤點“形象”,又要使它們方便百姓生活,這樣的城市管理理念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街景,是城市軟實力的象征。
眾所周知,城市存在的意義便是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如何更美好?要做的當然是讓其面貌美起來,環境優起來,生活便利更是不可缺少。然而,現實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和矛盾,卻總讓環境美與生活便利無法并存,讓市民既愛又恨,生命力極其旺盛的馬路市場就是一例。于是乎,城市管理者的任務便艱巨起來,他們必須用智慧,將原先無法并存的美好并存起來。此次,市城管部門會同轄區政府對馬路市場進行全面清理整治便是個很好的開始。
筆者以為,此舉之所以能成就一道道亮麗的街景,原因不僅在于城管部門對攤點的外形進行提升、改善,讓它們穿上“新衣”,更為重要的是,此次治理的辦法不像以往那么簡單。要知道,以往馬路市場之所以被稱為城市頑疾,就是因為治理時只顧著秩序或好看,不顧生活便利,導致馬路市場不斷死灰復燃。這次治理有所不同,管理者首先是理智耐心地面對生活的需要,通過《市區臨時便民疏導點和亭棚管理暫行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科學合理設置臨時便民疏導點。而所謂的科學,是最大限度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辦法》規定臨時便民疏導點必須依據周邊環境和要求,經營范圍為六大類,包括日常生活需求的修配鎖類、熟食水果類……而禽畜、水產、生肉、屠宰等品種,由于需要配套相應的處理設施,被嚴禁入內。當然,這些疏導點存在的底線是不能占用盲道、影響市容和交通,若不符合并且是市民投訴集中的地區,將被納入全面清理整頓范圍。
相信通過這樣的科學管理方式,存在許久的馬路市場問題一定會有個完美的解決,而我們的街區也會更有秩序,生活也更加便利起來。筆者以為,在今后的城市管理中,我們需要將這樣的理念、科學的方法延續下去。讓既關注面子,又不忘里子的理念成為城市的核心,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滲透進去,讓城市的環境美與市民的生活便捷共存,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市民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