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李耀華 陳紹敦) 日前,檢察機關以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長期以工業鹽、印染助劑為原料制販假鹽的灌云縣伊山鎮的夏某志批準逮捕,而其下線夏某飛也被公安機關采取了強制措施,司法部門還順藤摸瓜查辦了更多涉案人員。至此,這個長期危害灌云和灌南兩縣部分鄉鎮食鹽安全的黑手被斬斷。據市鹽政部門執法人員介紹,該案只是我市今年涉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的一例,自2014年至今年5月,全市共查處1250余起涉鹽違法案件,移送公安的案件115起,涉案人數137人,其中已判刑27人,而今年第一季度涉鹽犯罪案件數量就超過去年全年總量。面對嚴峻的食鹽安全形勢,市鹽務管理部門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確保市民吃上放心鹽。
首季查獲涉鹽案超去年全年
鹽號稱“百味之首”,食鹽對市民而言,一日三餐都不可或缺,食鹽安全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近年來,市鹽政部門聯合公安、食藥監、工商和衛生等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涉鹽違法犯罪行為。據統計,從2014年至今年5月,全市共查處1250起涉鹽違法案件,沒收非法鹽產品350余噸,移送公安的案件115起,涉案人數137人,其中刑事拘留23人、取保候審53人、已判刑27人。與全省乃至全國情況相似,今年一季度,共查獲涉鹽案件30起,移送司法機關13起,其總量超過去年全年數量。移送案件中,省鹽務局掛牌督辦的贛榆“2·26”假冒食鹽窩案最具代表性。該案被查處后,先后有5人被判處有期徒刑,這對凈化港城食鹽市場、打擊涉鹽違法犯罪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近兩年來,全國鹽業體制改革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由于對這項改革不甚了解,部分消費者、食鹽經銷者對食鹽專營政策存在誤讀,一些不法分子乘機制售假劣食鹽非法牟利,制售假冒偽劣食鹽現象呈現高發態勢。
據市鹽務管理局副局長孫壽軍介紹,目前我市食鹽安全形勢總體向好,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非碘鹽、工業鹽、印染助劑、工業副產鹽等混入食鹽市場現象時有發生,這對人民群眾食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除灌云兩夏某涉鹽案外,贛榆贛馬鎮文某使用工業用鹽炮制狗肉案同樣值得關注,無論是在市區還是在三縣,都發現不法小餐飲點或熟食經營者使用工業副產鹽加工食品的情況。就在不久前,市鹽政執法人員還在海州青年路某民宅查處了使用不合格鹽制作快餐的兩個窩點。
多重因素導致涉鹽案件高發
涉鹽案件何以暴發式增長?其原因不僅在于違法犯罪分子的猖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出臺、新舊體制交替之機,故意斷章取義解讀改革方案,以圖混水摸魚。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市對打擊涉鹽案件的高壓態勢,全市鹽政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充分利用“兩高”司法解釋和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鹽務管理局印發的《關于依法打擊涉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聯席會議紀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從而讓違法犯罪分子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應有的懲處。
此前,各縣區相繼查獲涉鹽案件。海州沈圩橋附近攤主胥某甚至用印染助劑加工包子,房某則用工業用鹽加工板鴨,不少城鄉接合部的鹵貨生產加工作坊、小型腌制和釀造企業、沿街小飲食攤點也是食鹽安全隱患的重災區。不法分子往往通過分裝、加工、包裝或加貼假防偽碼等,以工業鹽甚至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工業副產鹽冒充食鹽,迷惑普通群眾。
我市是海鹽主要產區,且過境運鹽車輛也非常多,有部分非食用鹽直接從運輸環節流入消費者家里,而一些市民也習慣食用傳統的“大鹽”。由此造成在市場上假劣食鹽難以被及時發現,而在消費環節又難以取證,這給鹽政執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港城是重要的淮鹽產區,同時,我市還是鹽化工產業發達地區,工業副產鹽產量也不可低估,這些含有工業雜質的副產鹽卻讓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機。正因如此,作為產鹽區的港城優勢就變成了打擊涉鹽犯罪的難點所在,而港口出口的外省工業鹽返銷市區食鹽市場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在我市城鄉接合部的某些作坊,不但使用印染助劑、工業鹽加工食品,而且形成購銷網絡私銷鹽產品,采取送貨到臨時商定地點進行交易,將這些非法鹽產品銷售到食鹽市場流入百姓家庭。殊不知,工業鹽成分中的亞硝酸鈉是一種有毒致癌物,成人攝入0.3克即可引起中毒,超過3克則會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食鹽安全管理將持續強化
針對當前食鹽安全問題,根據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關于加強食鹽安全管理開展制販假鹽專項治理的函》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全省食鹽安全管理的通知》精神及省鹽務局、公安廳、衛計委、食藥監、工商局《關于加強全省食鹽安全管理開展制販假鹽專項治理聯合執法行動的通知》精神,近期市鹽務管理部門正與公安、衛計委、食藥監、工商局等多部門展開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專項行動將努力在“破大案、打團伙、端窩點、搗網絡”上實現新的突破,對可能流入食鹽市場的液體鹽、工業鹽、化工副產鹽、飼料添加劑氯化鈉等鹽產品生產、運輸、銷售企業進行全面登記造冊,并對旅游景區、賓館飯店、集伙食堂和食品加工等用鹽單位進行專項治理,建立用鹽企業信用記錄制度,逐步建立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損,警示在先、懲戒在后,立信為主、處罰為輔的監管機制。同時,還將充分運用法律利器,堅決查處一批重大涉鹽違法案件。對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涉鹽違法行為,將一查到底,嚴加懲治。同時,將著力構建食鹽安全長效監管機制,確保全市人民食鹽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鑒于我市食鹽安全存在的問題,我市正在研究制定全新的食鹽安全管理辦法,將成立市食鹽安全管理領導小組,鹽務部門將與公安、食藥監、工商、衛計委等相關部門齊抓共管,以此來保障全市食鹽安全。市鹽務部門將進一步強化食鹽市場源頭監管,筑牢食鹽安全保障網。執法人員將堅持日常巡查和專項執法行動相結合,突出對農村、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地區和食品加工、餐飲行業及學校、建筑工地等集體食堂的監管。同時,市鹽務局將加大鹽業法規和科學補碘知識的宣傳力度,引導市民和餐飲食品從業者從正規渠道購買合格鹽產品,自覺抵制假冒食鹽。在鹽業體制改革方面,國家層面并非放松了對食鹽市場的監管,而是更加強化了綜合管理。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相關會議上明確:此次鹽業體制改革是在穩定食鹽專營制度基礎上進行的改革,現有專業化食鹽監管體制不變。深化鹽業體制改革,市場化是手段,保障食鹽安全是底線,二者不可偏廢。同時,改革還明確食鹽定點生產和批發企業嚴格準入、只減不增的要求,那些達不到要求標準的企業將逐步被淘汰出局。